育成計劃
李卓媛:裂像的破⼝
28.04—
24.06.2020
24.06.2020
影像創作者
李卓媛
更多
1992年生於香港。2016 年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畢業,主修藝術,現攻讀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。2016年,獲光影作坊評選為New Light展覽計劃得主,繼而於2017年首次舉辦個展「填空補白」。2018年,李氏曾到訪德國及台灣藝術駐村及參展,參與香港國際攝影節衛星展覽,並以作品《缺景》贏得WMA大師攝影獎 2018/19。
簡介
第一階段
⼆零一四年,我居異鄉;回來後,我找不到「我們」。
這缺席成了我跟同代⼈之間的缺⼝,只好在各⼈印象中盲摸這絕美風景。我在衛星地圖上重遊你們走過的夏愨道,以菲林拍攝虛擬「實景」,但那折開扭曲的路燈,總提⽰時空的破口。今天,或許它已不再重要,更廣闊的「夏愨道」已延展出,並存活於各⼈意志裡。
我把這記憶的缺口修補成一扇「窗」,成為彌敦道上的一道黑夜風景,一個於日常中可反照的圖騰。於顯影中途再曝光,正負像合而為一;沒有了灰調子,剩下黑白之間光暈。
重拍、重覆、重置,光凝住了曾經,也照亮了當下。
第二階段
承接2020年4至5月時於 PRÉCÉDÉE 及彌敦道469號報紙檔的實驗性展示,作品繼續發酵,持續延伸,一個月後以零散方式,於彌敦道上不同空間和場域遊走。
從前,「夏愨道」只是中西區一條主要幹線;經歷雨傘運動後,它成為了城市歷史的一個符號,一個有血有淚有記憶的地方。如今,彌敦道,及香港的許多大街小巷,同是「夏愨道」。
「超現實主義存在於攝影運作的核心」,蘇冊・桑塔格指的是攝影創造一個複製的世界、第二等的現實。於一個影像氾濫的年代,攝影的「複製性」意義又是什麼?因2014年錯過了社會運動,我嘗試以重拍、重覆、重置,處理某種記憶的缺失,同時回應數碼時代下,虛擬記憶和超真相 (hyper-real)的建構與理解。
我捕捉 Google Map 上遺下的2014年夏愨道實景圖——作為公共檔案和歷史記錄的素材,並利用菲林和中途曝光等傳統影像生產方式,與數碼影像互換,讓消失和無視(un-seeing),成為另一種「再現」。
展覽繼續延伸,銀鹽照片散落彌敦道各報紙攤上,於一些混雜的資訊中,影像成為一面黑鏡,甚或一個洞。